朱立伦参访复旦大学发表演讲
2015.05.02 10:40 ET


「要写『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和青年有约』,我马上摇头,不要。写『朱立伦老师』或者『朱立伦教授』,又好像很有距离。干脆就写『朱立伦和青年有约』。希望在这个下午让大家认识朱立伦......」
参访上海复旦大学是朱立伦访问中国大陆的第一个行程,下午三点半,他对着两百多位大陆本地和来自台湾的学生发表演讲。演讲一开始他就向学生们表明自己不突出任何身份,就是「朱立伦」。
朱立伦说自己已经二十年没有造访上海,如今上海的天际线和二十年前已经大不相同,这也具体展现了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成果。
朱立伦接着提到两岸都经过经济快速成长的阶段,但是如今台湾经济走到一个阶段,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已经改变,考虑的不只是所得,而是能为下一代留下什么。
朱立伦说道:「我不晓得这边有没有同学看过电影『蜘蛛人』,看到里面主角和他的女朋友讲过的一句话 :“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.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:『能力愈强,责任愈大。』我一直认为年轻的世代,大家有great power(更强的能力),所以大家有great responsibility(更大的责任)。 」
朱立伦总结强调,现在的年轻人,除了经济,还要追求「公义」与「公益」,公义就是公平正义,公益就是社会责任,而新的一代面临的未来,不会只有拚经济,而是要创造一个「公义」与「公益」的社会。
一位现场学生在提问时直白问道,为什么国民党在台湾似乎比较难以得到年轻人的认同?
朱立伦说,这的确是国民党必须正视的问题。而解决的方法,一是改进宣传技术;二要认真面对贫富差距问题。朱立伦说:「过去国民党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时,的确太过重视『成长』和『繁荣』,可是一个太过重视成长和繁荣的社会,如果他的财富分配不均,或者造成贫富悬殊差距的话,对年轻朋友是不公平的。」
接着另有一位学生问道,朱立伦率团访问中国大陆,如何面对台湾的不同声音,甚至「扣红帽子」?朱立伦回答,台湾是非常多元的社会,批评一定会有,扣帽子或抹黑也都是很自然的现象。他打趣说:「国父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当时,不是也被冠上『什么寇』吗?」
朱立伦向学生说,自己的人生哲学就是「做,就要做好」。做事情一定会面临不同的声音,但坚持理念最重要。
在朱立伦演讲的同时,复旦大学光华楼户外的草地上,有百余名慕名而来的大陆民众在场欢迎,希望一睹朱立伦的庐山真面目。
朱立伦的演讲在傍晚结束,他步出光华楼时主动穿越重重警卫直接走到群众面前,在场群众争相向前要与朱立伦握手,引发一阵小小的混乱。一位年轻女士双手举着一块纸板,作势要接近朱立伦,但还来不及表达诉求,随即被警卫强力拉开。
自由亚洲电台专题小组 上海台北连线报道 (责编:胡汉强 嘉华)